×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专业人员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律师观点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首页 > 新闻资讯 > 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部分司法解释更新

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部分司法解释更新

 2024-11-130
[摘要]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司法解释,聚焦民法典施行后,备受社会广泛关注。

惩罚校园欺凌

合理确定教育机构的责任

近年来,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司法解释也对惩治校园欺凌、合理界定学校责任作出规定。明确:如果学生在校遭受校外人身伤害,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第一主要责任方,未能履行管理责任的教育机构应按以下顺序承担补充责任。

法官说,如果第三人和教育机构是共同被告,人民法院在以后的执行中应当体现教育机构的优先权。

 

如何确定监护人对侵权行为的责任

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离异家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校园欺凌”等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发布的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司法解释进一步规范了监护人侵权行为的责任问题,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提供了更明确的法律指引。

在实践中,也有非近亲属担任监护人的情况被监护人拥有财产,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人负有全部责任,可能导致非近亲属不愿意担任监护人,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监护人承担责任时,应在判决中说明赔偿费用可以先从被监护人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支付”。同时,为确保监护人的健康成长,司法解释对监护人财产的补偿支付进行了限制,规定“监护人的必要生活费用和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费用应当保留”。

 

夫妻离婚后,孩子闯祸由谁担责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一对夫妇离婚后,谁将为未成年子女的侵权行为负责?在实践中,离婚夫妇中的一方经常声称他们不与未成年子女同住,他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或承担较少的责任。针对这种“谁努力谁负责”的不公平情况,司法解释。


明确未成年人侵权

离婚夫妇共同承担责任

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夫妻离婚后,如果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受害方要求离婚双方共同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如果一方声称他或她没有承担或承担较少的责任,因为他或她没有与孩子住在一起,人民法院将不支持这一主张。没有形成抚养教育未成年人的关系的继父母,不负担监护人的侵权责任,未成年人的生父母应当负担侵权责任。

这不仅更好地保护了侵权方的合法权益,而且鼓励了离婚父母更加关注子女的成长和教育,避免因离婚而忽视对子女的监护责任。

受托监护人应当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

司法解释还明确,如果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与被监护人具有监护关系的近亲属可以要求承担连带责任。

 


明确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

此外,司法解释还明确了确定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规定,监护人非法剥夺、限制被监护人的人身自由,致使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受到重大损害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规定的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在贩卖儿童案件中,家庭如何寻求赔偿?

明确支持对寻找亲属的监护人的合理费用给予补偿。

近年来,拐卖和绑架儿童及智障妇女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罪行不仅严重侵犯了儿童的个人权益,也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负担。亲属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寻找他们的亲属。那么,搜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时间和费用是否可以得到补偿?

这一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如果监护人被非法解除监护权,且监护人要求赔偿恢复监护权所发生的合理费用和其他财产损失,人民法院应当支持这一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