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专业人员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律师观点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首页 > 新闻资讯 > 拒绝降薪被公司辞退有赔偿吗?

拒绝降薪被公司辞退有赔偿吗?

 2025-09-050
[摘要]在劳动关系中,薪资调整与辞退是极为敏感的话题,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在劳动关系中,薪资调整与辞退是极为敏感的话题,关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当劳动者遭遇公司单方面降薪且拒绝后被辞退,他们自然会产生疑问:这种情况下自己是否有权获得赔偿?这一问题涉及到复杂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的判断。

一、工资调整的法律依据与原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工资作为劳动合同的关键条款,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对工资的调整本质上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这一过程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并且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确认。这意味着,未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单方面降低工资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

例如,小张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其月工资为 8000 元。在合同履行期间,公司未经小张同意,擅自将其工资降至 6000 元。这种行为显然违反了协商一致原则,属于违法变更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小张有权拒绝公司的降薪要求,并要求公司按照原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二、公司辞退拒绝降薪员工的常见情形及法律后果

违法降薪后违法辞退

若公司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单方面降薪,且因员工拒绝降薪而将其辞退,那么公司的行为构成双重违法。在此情形下,劳动者有权获得多方面的赔偿:

工资差额补足:公司需补足自违法降薪之日起至辞退期间少发的工资。比如,小李原本月工资 10000 元,公司违法将其工资降至 8000 元,三个月后将其辞退。那么公司需补足这三个月每月 2000 元的工资差额,共计 6000 元。

赔偿金:由于公司违法辞退员工,需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假设小李在公司工作了 3 5 个月,其离职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为 10000 元,那么经济补偿为 3.5×10000 = 35000 元,赔偿金则为 35000×2 = 70000 元。加上工资差额,小李总共可获得 70000 + 6000 = 76000 元的赔偿。

合法降薪后违法辞退

若公司降薪有合法依据,如企业因严重经营困难,且履行了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协商等法定程序后进行降薪,但之后辞退员工的行为不合法。此时,员工虽无法主张工资差额补足(因降薪合法),但可要求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例如,某公司因经营危机,依法将员工小王的工资从 12000 元降至 10000 元。两个月后,公司以不合理理由辞退小王。小王在公司工作 2 8 个月,其离职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按降薪后计算)为 10000 元,经济补偿为 2.5×10000 = 25000 元,赔偿金为 25000×2 = 50000 元。

违法降薪后合法辞退

如果公司降薪违法,但辞退员工符合法定情形,如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员工可要求补足降薪期间的工资差额,但无法获得辞退的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比如,公司未经员工小赵同意降薪,后发现小赵多次违反公司重要规章制度,依据规定辞退小赵。小赵可要求公司补足降薪期间少发的工资,但因自身严重违纪被辞退,不能获得辞退补偿。

合法降薪后合法辞退

当降薪和辞退都符合法律规定时,用人单位通常只需按照正常辞退情形支付经济补偿(若符合无需补偿的法定情形则无需支付)。

例如,员工小孙因不能胜任工作,公司依法对其降薪并进行培训,培训后小孙仍不能胜任,公司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公司只需按小孙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假设小孙工作 1 3 个月,离职前 12 个月平均工资(降薪后)为 9000 元,经济补偿为 1.5×9000 = 13500 元。

三、劳动者维权的途径与注意事项

收集证据

证据是劳动者维权的关键。劳动者应妥善保留劳动合同,以此证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留存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这些能直观显示工资发放情况及降薪前后的变化;保存降薪通知、辞退通知等书面文件,它们是公司行为的直接证据;若存在与用人单位沟通降薪、辞退事宜的聊天记录、邮件、电话录音等,也要一并保留。

例如,员工小钱收到公司降薪通知的邮件,以及与 HR 沟通时关于不同意降薪的微信聊天记录,这些都可能成为维权的有力证据。

与用人单位协商

发现权益受损后,劳动者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在协商过程中,要明确指出对方行为的违法之处(若存在),依据法律提出合理补偿诉求,如要求补足工资差额、支付赔偿金等,并保留协商过程的记录。

比如,员工小孙向公司指出违法降薪和辞退行为,依据《劳动合同法》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差额及赔偿金,并对协商对话进行录音。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时,需携带好证据材料,详细说明用人单位的违法事实。劳动监察部门会对投诉进行调查核实,若查证属实,将责令用人单位改正,支付应付款项等。

例如,员工小周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公司违法降薪后辞退自己,监察部门经调查,责令公司支付小周工资差额及赔偿金。

申请劳动仲裁

申请劳动仲裁是重要的维权手段。劳动者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明确写明诉求(如确认降薪和辞退违法、要求支付工资差额、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详细阐述事实和理由,并附上充分证据。仲裁委员会将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例如,员工小吴因公司降薪后违法辞退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决公司支付小吴工资差额、赔偿金共计 6 万元,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维持仲裁裁决。

注意时效问题

劳动者维权要特别注意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因此,劳动者发现权益受损后,应及时维权,避免因超过时效导致权益无法保障。

拒绝降薪被公司辞退后的赔偿问题涉及复杂法律规定,劳动者要了解自身权益,在遭遇此类情况时,冷静应对,通过合法途径积极维权,争取应得赔偿,维护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地位。同时,用人单位也应严格依法行事,避免因违法行为承担高额赔偿责任,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