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专业人员 新闻资讯 党建工作 律师观点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首页 > 新闻资讯 > 家暴报警后派出所会怎么处理?

家暴报警后派出所会怎么处理?

 2025-04-150
[摘要]家庭暴力,这一严重破坏家庭和谐、侵犯人权的行为,绝不能被容忍。当遭遇家暴时,及时报警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举措。那么,家暴报警后派出所会如何处理呢?
 

家庭暴力,这一严重破坏家庭和谐、侵犯人权的行为,绝不能被容忍。当遭遇家暴时,及时报警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举措。那么,家暴报警后派出所会如何处理呢?

一、紧急出警与现场处置

(一)迅速响应,制止暴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 。派出所民警在接到报警后,会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争分夺秒制止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 。例如,在接到报警电话后,民警迅速驱车前往事发地点,在抵达现场后,若发现施暴者正在对受害者进行殴打,民警会立即上前制止,将双方分开,确保受害者的人身安全,防止暴力行为进一步升级 。这是派出所处理家暴案件的首要任务,也是保障受害者生命健康权的关键一步

(二)保护现场,稳定局面

民警到达现场后,除了制止暴力行为,还会对现场进行保护 。他们会查看现场是否存在危险物品,避免因物品引发二次伤害 。同时,民警会安抚受害者和施暴者的情绪,使现场局面稳定下来 。例如,民警在现场发现有散落的刀具等危险物品,会及时将其收走,防止事态恶化 。对于情绪激动的受害者,民警会轻声安慰,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对于施暴者,民警会严肃告诫其停止暴力行为,遵守法律规定

二、调查取证工作

(一)询问当事人

民警会分别询问受害者和施暴者,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起因、双方的关系以及暴力行为的具体情况 。在询问过程中,民警会保持客观、公正,认真记录双方的陈述 。例如,民警会询问受害者 施暴者是如何对你实施暴力行为的?使用了什么工具?持续了多长时间?等问题,同时也会询问施暴者实施暴力的动机和目的 。通过询问当事人,民警能够初步掌握案件的基本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

(二)收集相关证据

1.物证收集:派出所民警会收集现场与家暴相关的物证,如被损坏的物品、施暴工具等 。这些物证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暴力行为的程度和性质 。例如,若现场有被砸坏的家具、破碎的玻璃等,民警会对这些物品进行拍照,并妥善保存,作为证明家暴发生的重要证据

2.伤情检查与鉴定协助:民警会查看受害者的伤情,必要时协助受害者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同时,民警会留存医院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资料,这些都将作为伤情鉴定的重要依据 。如果家暴造成的伤情较为复杂,需要进行专业的伤情鉴定,民警会按照规定程序,协助受害者联系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例如,受害者头部被打伤,民警会陪同受害者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医生对伤口进行处理并开具病历,民警会及时将病历等资料收集归档 。之后,若需要进行伤情鉴定,民警会指导受害者如何申请鉴定,并协助其完成相关手续

3.证人证言获取:如果现场有目击者,民警会及时询问证人,获取证人证言 。证人的描述能够从第三方角度还原家暴发生的过程,增强证据的可信度 。民警会详细记录证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住址以及其对事件的所见所闻 。例如,邻居听到了家暴发生时的争吵声和打斗声,民警会对邻居进行询问,邻居描述了听到的声音以及看到的相关情况,民警会将这些内容记录在案,作为案件的重要证据之一

三、根据情节轻重处理

(一)情节较轻的处理方式

1.批评教育:对于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安机关会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 。民警会严肃地向施暴者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告知其家庭暴力不仅伤害了家庭成员的身体和心理,还违反了法律法规,破坏了社会公序良俗 。例如,民警会对施暴者说:你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家庭暴力,虽然情节较轻,但也绝不能被忽视。你必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停止这种伤害家人的行为。通过批评教育,促使施暴者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再次发生家暴事件 。

2.出具告诫书:除了批评教育,派出所还可能向施暴者出具告诫书 。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 。公安机关会将告诫书送交加害人、受害人,并通知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例如,告诫书中会明确写道:经调查,你于 [具体时间] [受害者姓名] 实施了家庭暴力行为,现对你提出告诫,禁止你再次对 [受害者姓名] 实施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若你违反本告诫书,将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告诫书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对施暴者起到警示和约束作用 。

(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若家暴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例如殴打他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等,派出所将依法对施暴者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例如,施暴者对受害者进行殴打,导致受害者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经鉴定属于轻微伤,派出所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对施暴者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处罚

(三)构成犯罪的处理

如果家暴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如造成受害者轻伤及以上程度的伤害,派出所将依法立案侦查,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 。常见的涉及家庭暴力的犯罪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虐待罪等 。例如,施暴者长期对受害者进行殴打、虐待,导致受害者重伤,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会对案件进行立案,组织警力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收集相关证据,如伤情鉴定报告、证人证言、现场物证等 。在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施暴者提起公诉,法院将根据犯罪事实和法律规定对施暴者进行定罪量刑

四、后续跟进与协助

(一)查访与监督

派出所会联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监督加害人是否遵守告诫书的规定,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查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了解受害者的生活状况,询问是否再次遭受家暴,同时对加害人进行教育和劝导 。例如,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定期上门走访受害者,询问其近期生活情况,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对加害人进行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督促其改正错误行为 。通过查访与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受害者的安全

(二)协助寻求庇护与救助

对于因家庭暴力面临人身安全威胁的受害者,派出所会协助其寻求庇护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 。即使受害者不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其因家暴无处可去,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派出所也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受害者提供临时庇护或救助 。例如,派出所联系当地的妇女庇护所,帮助受害者办理入住手续,为其提供暂时的安全居住环境 。同时,派出所会告知受害者可以寻求法律援助、申请人民法院颁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等维权途径,为受害者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家暴报警后,派出所会按照一系列法定程序进行处理,从紧急出警制止暴力,到调查取证、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处理,再到后续的跟进与协助,每一个环节都旨在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惩治施暴者的违法行为 。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及时报警,维护自身的尊严与安全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对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打击,营造和谐、安全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